一是加大植树造林宣传。充分利用国家“3.12”植树节、各地植树日、植树周、植树月以及全民义务植树《决议》颁布日、国际森林日、地球日、环境日、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等,大造宣传声势。

 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。因地制宜发展农户、林业合作组织、公司基地加农户等多种造林组织形式,积极推行林权单位提供苗木、群众义务整地、专业队栽植等有效造林方式,完善义务植树登记、统计、检查、考核制度,拓宽义务植树实现形式,提高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。

  三是加大科技造林力度。推行国土绿化从设计、采种、育苗到整地、栽种、抚育以及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。加大混交林、珍稀树种、优质乡土树种、无公害标准化核桃等特色林果培育技术推广力度。

  截至目前,全市人工造林7.15万亩,营造林8.15万亩,封山育林1万亩,低产低效林改造2.28万亩,义务植树124万株。绵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.4%,绿地率34.3%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。